:::
現在位置首頁 > 愛海 > 心靈導師海洋 > 創意、創造力
  • 回上一頁

創意、創造力

後勁國中創新教學方案

  • 點閱:2926
  • 推到 : FacebookTwitterplurk
    •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海洋教育網
    • 日期:2016/08/31
    高雄市立德國中96學年度一年級下學期「海洋教育」活動課程

    GreaTeach 2006 創意教學
    方案名稱:遇見鐵達尼

    參加領域國中組:統整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主)
    發表者姓名:李坤燕
    參賽者:李坤燕、藍辰聿、侯茵綺、蔡佳靜、蕭虹
    學校名稱:高雄市立後勁國民中學

    創意教學方案全文

    一、 創意教學背景及理念

    (一)結合教學優勢:高雄市是一瀕臨海洋的城市,並運用鄰近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之戶外教學,面對日趨重視的海洋保育問題,可使學生在知識及生活體驗實務上作結合,以加深加廣及活化學習。
    (二)生態教育:生態教育在學生日常生活中較難有落實的機會,尤其在國中階段,提倡九年一貫的同時,在國中小教科書內對海洋生態方面著墨顯著微少,故此教學方案為克服各科目內容差異融合及時間的分割,使學生在整體生態相關概念上,能有一較完整學習架構。
    (三)建構戶外教學實用程序:經行前教育對海生館流程及新式學習單,作內容簡介作業要求及獎勵方式之說明;並與現場導覽人員溝通學習單重點,必要時加以補充;回校後引導學生進入已建構相當豐富之海生館e化資料庫(多經過考究,正確度較網路其他知識顯著較高),以作為資訊融合背景組織資料;另提供其他相關校內教師部分基本標準答案,以供初步教學指引及評估標準。
    (四)銜接國小自然認知架構:在國小自然課程中,常以較輕鬆或較為片面式接收相關海洋生物及環境訊息,經國中生物課程系統化結合,可進一步整合學生先備知識,啟發深層思考。
    (五)融合生命及品格教育:在國一階段為適應新環境及同儕,從小組互相尊重分享中,培養對生命諸多現象之探索,及培養自評互評之判斷能力,轉換角度思考,培養同理心。
    (六)挑戰自我統整:經分組報告訓練,嘗試組織先前戶外教學、一年級自然相關課程及生態課程,藉由團隊合作激發,以培養組織力。
    (七)協同自然及藝文課程:經由自然及藝文表演領域教師之協同教學,經由製作海洋生物手偶,戲劇表演訓練,自創海洋生態相關劇本,呈現活潑、創意及同儕學習效果。
    (八)生態模組教學設計:透過戶外教學結合,並嘗試融合國中不同課程科目,初步形成海洋生態相關知識、技能及情意認知上之教學模組,期待在相關生態教育上,未來可發展並實際融入對學生有助益之全人發展與環境關懷,隨著年級及知識增進,可適量增進其他科目合作及協同教學,持續經由師生間相互回饋,及教師團隊討論及自省,務求模組更加完善及彈性應用,以達到教與學之間更精進之成效。

    二、創意教學策略及架構

    透過此方案實施海洋生態教育:以海生館戶外教學為體驗起始,加以海生館海洋相關e化資料庫進行資訊融入,輔以現行自然及社會領域課程中,以尊重生命教育及探索教育為基礎,經由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各領域合作及協同教學做一加深加廣課程模式,透過學生小組互動及展演,增進國中學生對海洋自然生態及連結日常生活認知,進而奠定生態關懷及保護的基礎,以達到海洋生態保育的目標。

    (一)海洋生物博物館戶外教學

    1.新式學習單設計及導覽

    1-1新式學習單設計理念:教師於設計海生館戶外教學之新學習單時,加入簡答及開放性問答題型,不同於以往選擇題型,以保留舊式便利性並可預留學生發揮空間,以增廣加深並歸納新的學習概念。

    1-2學習單內容:(如附件一)

    2.行前教育(相關知識簡介)

    2-1教師行前預備會議內容:進行海生館內簡介導覽溝通、設計學習單教師解說學習單內容,並預留行前教育時間,建立學生預期成果共識。

    2-2參觀動線規劃與工作協調:提前確認帶隊方式及團體流程動線安排,事先提供學習單內容,必要時請求對學生加以補充及題問,並適度提醒兼具娛樂及知識性;若情形許可,徵求海洋種籽教師支援,降低導覽人數比例不足問題,以達到較佳解說成效。

    2-3學生認知方面:事先瀏覽學習單內容,並對海生館內生物進行簡介,提醒結合先備自然概念,引導思考及興趣,並明確提供獎勵方法,鼓勵學生在開放性問答方面,仔細觀察海生館中生物及環境特色,以便回校後結合E化資料庫延伸作答。

    3.海生館實地體驗

    3-1建構學生戶外教學正確心態:以輕鬆而較專業眼光探索,經行前教育引導,統整之前學得自然相關特色優缺點,非純粹以玩樂及走馬看花形式,並尋求導覽人員針對學習單內容引導實地觀察。

    3-2評量學習單作答情形:設計出填充題型,可改善之前常用選擇題型造成隨意猜選情形,而可在觀察當下,迅速圈選出觀察到之生物特徵。

    4.自主資訊統整(e化資料庫)

    4-1引導資料搜尋:回校後,自然教師運用資訊融入,引導學生搜尋需求資料,並推薦海生館e化資料庫,以作為較正確及經考究之資料來源,配合網站上圖片及相關特徵再複習之前實地觀察情形,除可釐清未盡完善之概念,亦可加入自我先備知識統整,以助學生建構較完整之戶外教學經歷及成效。

    4-2提供其他教師簡要答案:為增強非相關自然科教師,在多數學習單回收時,難以判斷初步成效,故設計學習單教師,於回校後提供簡要答案,做為參考,亦可提供教師另類省思及成長。

    (二)公民-生命教育課程

    2-1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大海是我們的家 
    教學年級 國中一年級 教學設計 侯茵綺 
    教學節數 3節 教材來源 自編 
    單元目標
    1. 認知人與海洋的關係。
    2. 辨識常見的海洋污染及造成污染的原因。
    3. 能說出海洋污染對海中生物造成的影響。
    4. 反省如何改善環境,尋找保護海洋的方法。
    5. 能欣賞人與海洋共存之美。 
    6. 能尊重不同物種的生命權。 

    核心概念 本單元是由「海洋生物之生活」出發,配合海生館戶外教學的觀察,引導學生思索人類在海洋生態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造成的影響。透過實例的介紹與議題討論,期能讓學生認知人與海洋生物的共生關係,反省人類對海洋生態的破壞與掠奪,領悟人類的生存有賴於海洋的恩澤,進而培養面對自然環境的謙卑之心,建立對不同物種的生命權之尊重。 

    教學設計 理念 透過實地參觀與多媒體影片引發動機,破除以人類為中心的思考,轉而從人類作為海洋生態體系之一環的角度,來探討人與海洋生物的關係。在議題討論的過程中,釐清生命權的概念,並引導學生尊重不同意見,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 

    教學策略 1.講述法、師生互動式討論。 2.實作活動、小組討論、資料搜尋、個別練習、團體呈現。 
    教學準備 教師: 1.多種海上活動、海洋生態圖片、影片。 2.生活相關資源引導應用。 3.設定討論議題。 4.流程時間控制及事先簡短說明。 5.獎勵及分享回饋方式。 學生: 1.資訊融入尋找人類海上活動資料。 2.多種海上活動、海洋生態圖片 。 3.事先分組:五~六人為一組 。

    2-2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活動流程 評量方式 
    一、大海-生命的搖籃: 1.播放影片與展示圖片。 2.講述人類在經濟、休閒生活…各方面對海洋的依賴 。 3.提醒戶外教學實地觀察與先備知識多所連貫認知。 二、變色的海洋: 1.學生展示事先蒐集的海洋污染實例。 2.討論造成污染的原因。 3.思考人類污染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三、議題討論: 1.海洋是誰的家。 2.誰的生命比較重要。 3.誰在破壞我們的家。 4.我們可以做的事。 四、反省回饋: 1.教師引導歸納海洋生態面臨的威脅 。 2.教師與學生共同思考提出人與海洋共存之道。 3.互評及自評分享優缺點,以供下次改善。 4.教師補充相關法律知識,闡述以自律與他律來保護環境。 5.教師引導學生做生活上的連結,強調生活實踐的重要性。 欣賞影片 聆聽講解 小組發表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小組成果發表 個別發表心得 填寫學習單 個人自評 同儕互評

    2-3教學回饋單

    社會領域-學習單

    __年__班__號 姓名______ 組別___
    ※經過課堂上的小組討論與發表之後,相信大家對於海洋生態問題有了一些基本的想法與認識,請你簡單回答下列問題,把你的收穫與大家分享吧! 
    1.海洋是誰的家? 
    (1) 根據你自己的經驗與蒐集到的資料,舉出幾種常見的海上活動。 __________ 
    (2)你所舉出的海上活動,可能會影響到哪些住在海中的生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有人說:「人類離不開海洋」。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誰的生命比較重要? 
    (1)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當魯賓遜漂流在海上,他也有可能被飢餓的鯊魚吃進肚子裡。請運用你在自然課學習的知識,選擇你喜愛的海洋生物為中心,畫出一幅食物鏈的圖。 (2)在你畫的食物鏈中,「人」有沒有佔一個位置? 
    3.誰在破壞我們的家? 
    (1) 舉出三種大家在課堂討論中所提到的海洋污染。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2) 貼上你所蒐集到的污染照片。 
    4.保育海洋,我們可以做哪些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教學省思與感想

    1.分組方式:採用異質性分組,討論過程稍嫌混亂,須設定更明確的發言規則與討論程序,加強時間掌控。
    2.議題設定:範圍過大,學生討論過程時有偏離焦點的情形發生,教師須隨時加以引導。
    3.如何與生活結合:生命教育著重生活實踐,學生如何將課堂所學知識融入生活,對生命全的省思,與落實尊重多元、生命平等的觀念,仍須長時間的累積。
    4.協同教學:跨領域的課程設計,事前協調與時間安排是一大考驗。授課結果仍須集合做檢討省思,加以調整改進。
    (三)輔導-探索及品格教育
    3-1教學活動設計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海洋驚奇“探索” 
    教學年級 國中一年級 教學設計 藍辰聿 
    教學節數 4節 教材來源 自編、培基文教基金會品格教育教材 
    單元目標
    1.了解並判別各種好品格的定義。
    2.了解生物會發展出適應環境的特性。
    3.培養同理心與尊重生命的態度。
    4.體驗某些海洋生物的特性。
    5.從活動中體會好品格如何融入及運用。 

    核心概念 本單元首先是由視力退化或較差的海洋生物適應海洋生活為前提,請學生實際體驗生活在無視力的世界的感受,進而培養尊重這些生物及海洋生態的觀念。之後另一個活動幫助同學複習海洋生物的種類及特性。活動討論及學習單的內容與之前品格教育作連結,加深學生的印象,並能落實這些好品格。 
    教學設計理念 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探索式輔導活動”為本單元的主架構,透過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藉此觀察每個學生在團體中的表現,再加上活動後的師生討論及回饋單的填寫,更可了解學生內心較為深層的想法。此外,先前品格教育的提示與引導,希望藉由活動過程及之後的討論,填寫學習單等,將這些相關的好品格內化至學生的心理層面,進而實踐。 
    教學策略 1.講述法 2.問答法 3.角色扮演法 4.師生互動式討論。 5.團體活動。 
    教學準備 教師: 1.品格教育圖卡 2.眼罩。 3.繩子 4.玩具模型(充當路面障礙物) 學生: 1.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 
    3-2教學活動流程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評量方式 
    一、有品有格調: 1. 教師介紹以下十種好品格的定義及其相對不好的品質,再配合品格教育圖卡說明每一種好品格所代表的動物。 專注─敷衍 敏銳─遲鈍 尊重─輕慢 順服─任性 謙卑─驕傲 寬容─偏見 耐心─放棄 信心─猜測 饒恕─排斥 仔細─草率 2. 當老師說任一好品格,請學生回答代表的動物;或是講到其中的動物,請學生回答其所代表的品格。 3. 複習所學過的好品格,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於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況、場合這些品格很重要。 ~第一節課結束~ 二、深海盲魚的啟示: 1.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知道有哪些視力已經退化的動物,教師說明終年生活在黑暗環境中的生物,有些眼睛的構造會逐漸退化,像陸地上穴居的蜥蜴、地底下的鼴鼠;在海洋中則有深海盲魚。教師說明此次的課程就是要體會深海盲魚的黑暗世界。 2.第一階段:教師於校園選一路段,學生以兩人為一組,一人戴上眼罩,另一人則牽其手走完指定路程,之後則交換角色。 3.第二階段:教師開始於此路段中央設置各種類型的障礙物(以各種玩具模型)並圍上紅線,指定目的地。學生依原來組別,一人戴上眼罩,另一人在紅線外以口語導引其走到目的地,進行中矇眼者身體不得碰觸障礙物,活動範圍僅限在在紅線內,一人完成後,與另一人互換角色,採各組計時競賽。 4.兩階段活動結束,教師宣布費時最少之前三名給予獎勵,並與所有學生圍成一圓圈坐下來討論活動過程中的一些得失及感想。(教師斟酌時間抽取回饋單裡適合團體討論的題目) (1) 矇上眼睛走路的感覺是什麼? (2) 你跟搭檔之間的配合的狀況如何?你覺得加強或注意哪些事項可能會更好? (3) 在這過程中,你認為雙方要達到成功的互動,我們所學過的哪些好品格可派上用場? (4) 承上,過程中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哪些好品格,你的搭檔呢?有哪些好品格是你及搭檔應要加強的? (5) 活動過程中,在同學協助下,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你靠著哪些感官或感覺走完全程? (6) 承上,第一階段的引導方式透過手的牽引及部分口語的提示,第二階段則純粹以口語引導指示,你較喜歡哪一種引導方式?為什麼? (7) 想像或猜測當深海或穴居魚類的眼睛退化,牠們可能由哪些身體構造的運作機制來取代視覺? (8) 活動體會後,你對於這些較為奇特的海洋朋友有什麼感想? ~第二節課結束~ 三、鯨豚追緝令: 1.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知道蝙蝠的視力不佳,是靠什麼方式來判斷物體的遠近而能在黑暗中飛行。由學生回答或教師說明蝙蝠是靠發出超音波而後反射接收來判斷周遭的狀況。教師再詢問學生海洋中是否也有類似蝙蝠的動物。由學生回答或教師說明鯨豚類的動物情況很像蝙蝠,牠們的視力不佳,在水中的活動也是靠超音波來判定周遭的物體。這一次的課程即是要體會海洋中的鯨豚其生活方式。 2.選出學生一人先戴上眼罩扮演鯨豚,再選二人扮演鯨豚的目標物。其他學生站著圍一圓圈形成此三者活動的範圍。扮演鯨豚者可發出多次的嗶嗶兩短音來探測目標物的方位,而扮演目標物的兩人每次聽到嗶嗶聲後,也要回應嗶一聲,扮演鯨豚者循聲追逐並盡力碰觸到目標物,而扮演目標物者則要全力掙脫鯨豚,避免被碰觸到。扮演鯨豚者若碰觸到其中一目標物後則獲勝下場休息,被碰觸到的目標物學生則要改扮演鯨豚,未被碰觸到的目標物同學繼續留在場內,再從外圍學生選一位目標物同學進入場內。其他外圍的學生雙手舉在胸前,掌心向外成防禦姿勢,以防止三位同學因跑步碰撞或超出活動範圍。教師在旁計時,看誰扮演鯨豚的身手矯捷,能在短時間內碰到目標物。 3.活動結束後,教師宣布扮演鯨豚者中速度較快的幾位同學,除教師口頭獎勵外,也請同學鼓勵他們。接著教師帶領學生一同來討論活動心得。(教師斟酌時間抽取回饋單裡適合團體討論的題目) (1)當你矇上眼睛後,依此遊戲規則,你判定目標物的感官為何?是否比平常的判斷更加困難? (2)活動過程中,你覺得在我們學過的好品格中,哪一些可能用得上?為什麼? (3)當你成為鯨豚的目標物時,聽到嗶嗶聲,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你是否都很快的回應嗶一聲? (4)承上,在鯨豚的追逐中,你跟另一個目標物同學是採攜手逃離還是各奔東西的方式,原因何在?所採用的策略你覺得是成功的嗎?表示一下你的看法。 (5)活動過程中,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哪些好品格?哪一些尚未做到? (6)你看過海豚或小白鯨的表演嗎?在你的印象中,如果以描述一個人的外觀或個性的方式,你覺得牠們是什麼樣的動物?在本次的活動體會後,你對牠們有什麼新的觀感? (7)承上,如果要請鯨豚朋友們為我們代言所學過的好品格,你覺得牠們可以代表哪一種好品格,為什麼? ~第三節課結束~ 四、海洋生物GO GO GO: 1.學生以8~10為一組,教師先與第一組圍成一圓圈坐下來,請該組學生先 想出兩種海洋生物,例如同學想出了鯨魚和昆布。教師先對右手邊的第一位同學說:『鯨魚』,右邊第一位同學要回問老師:『什麼』,教師再說一次:『鯨魚』,第一位同學要向老師說:『謝謝』。然後第一位同學向第二位同學說:『鯨魚』,而第二位同學回問第一位同學:『什麼』,第一位同學要再次回問老師:『什麼』,教師再對第一位同學說一次:『鯨魚』,第一位同學再向第二位同學說:『鯨魚』,第二位同學要向第一位同學說:『謝謝』,之後依此類推向第三位同學傳達下去,[每一次的回問『什麼』一定要回到老師這邊,再從老師這邊傳『鯨魚』下去,最後一位同學向其前一個傳達的同學說完『謝謝』後,再繼續傳達下去] 2.教師在從右手邊的同學傳達『鯨魚』時,同時也對左手邊第一位同學說『昆布』,左邊第一位同學要回問老師:『什麼』,教師再說一次:『昆布』,第一位同學要向老師說:『謝謝』。然後第一位同學向左邊第二位同學說:『昆布』,而第二位同學回問第一位同學:『什麼』,第一位同學要再次回問老師:『什麼』,教師再對左邊第一位同學說一次:『昆布』,第一位同學再向第二位同學說:『昆布』,第二位同學要向第一位同學說:『謝謝』,之後依此類推向第三位同學傳達下去,情況比照上述的右手邊。此時可以看到因兩邊每一次的回問『什麼』都會依序回到老師這裡,所以會看到老師不斷對右手邊說『鯨魚』,對左手邊說『昆布』,一直要到教師右手邊第一位同學向老師說『昆布』;教師左手邊第一位同學向老師說『鯨魚』,整組傳達任務才告完成。 3.教師的右手邊或左手邊若有人未依照遊戲規則而犯錯,那一邊的同學就要再以另一個海洋生物的名稱重新開始以教師為中心傳達下去。 4.教師視情況給予每組一些時間練習。 5.活動結束後,教師帶領所有同學圍一圓圈坐下來討論本次活動的一些感想、心得。(教師斟酌時間抽取回饋單裡適合團體討論的題目) (1) 活動過程中,你們這一組用到了哪些海洋生物名稱,請簡述你對這些生物的了解。 (2) 這是一個有趣卻容易出錯的活動,若是你在當中出錯而讓大家重來,會不會覺得很自責?什麼原因讓你出錯? (3) 承上,若是同組有人頻頻犯錯,你的內心會責怪他嗎?當時你是否有實際行動去責罵他或幫助他(如:安撫他或告訴他該怎麼做)? (4) 這個活動可以用上哪些好品格?為什麼? (5) 承上,你們這一組做到了那些好品格,有哪些尚未做到? ~第四節課結束~ 專心聆聽教師講解及看圖 踴躍回答 參與討論 踴躍發表並認真聆聽教師講解 熱烈參與 踴躍發言 熱烈討論 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 踴躍回答並專心聽講 熱烈參與 個人表現與團隊精神 認真參與討論 參與討論並傾聽、尊重他人意見 熱烈參與活動 個人表現與團隊精神 參與討論 踴躍發言 用心傾聽

    3-3教學回饋單

    綜合活動-海洋驚奇『探索』 回饋單NO1    單元活動一:深海盲魚的啟示 班級: 座號: 姓名:
    1.矇上眼睛走路的感覺是什麼?

    2.你跟搭檔之間的配合的狀況如何?你覺得加強或注意哪些事項可能會更好?

    3.在這過程中,你認為雙方要達到成功的互動,我們所學過的哪些好品格可派上用場?

    4.承上,過程中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哪些好品格,你的搭檔呢?有哪些好品格是你及搭檔應要再努力的?

    5.活動過程中,在同學協助下,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你靠著哪些感官或感覺走完全程?

    6.承上,第一階段的引導方式透過手的牽引及部分口語的提示,第 二階段則純粹以口語引導指示,你較喜歡哪一種引導方式?為什 麼?

    7.想像或猜測當深海或穴居魚類的眼睛退化,牠們可能由哪些身體構造的運作機制來取代視覺?

    8.活動體會後,你對於這些較為奇特的海洋朋友有什麼感想?

    ==================================================
    綜合活動-海洋驚奇『探索』 回饋單NO2
    單元活動二:鯨豚追緝令 班級: 座號: 姓名:
    1.當你矇上眼睛後,依此遊戲規則,你判定目標物的感官為何?是否比平常的判斷更加困難?

    2.活動過程中,你覺得在我們學過的好品格中,哪一些可能用得上?為什麼?

    3.當你成為鯨豚的目標物時,聽到嗶嗶聲,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你是否都很快的回應嗶一聲?

    4.承上,在鯨豚的追逐中,你跟另一個目標物同學是採攜手逃離還是各奔東西的方式,原因何在?所採用的策略你覺得是成功的嗎?表示一下你的看法。

    5.活動過程中,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哪些好品格?哪一些尚未做到?

    6.你看過海豚或小白鯨的表演嗎?在你的印象中,如果以描述一個人的外觀或個性的方式,你覺得牠們是什麼樣的動物?在本次的活動體會後,你對牠們有什麼新的觀感?

    7.承上,如果要請鯨豚朋友們為我們代言所學過的好品格,你覺得牠們可以代表哪一種好品格,為什麼?

    ===================================================
    綜合活動-海洋驚奇『探索』 回饋單NO3
    單元活動三:海洋生物GO GO GO 
    班級: 座號: 姓名:
    1.活動過程中,你們這一組用到了哪些海洋生物名稱,請簡述你對
    這些生物的了解。

    2.這是一個有趣卻容易出錯的活動,若是你在當中出錯而讓大家重
    來,會不會覺得很自責?什麼原因讓你出錯?

    3.承上,若是同組有人頻頻犯錯,你的內心會責怪他嗎?當時你是
    否有實際行動去責罵他或幫助他(如:安撫他或告訴他該怎麼做)?

    4.這個活動可以用上哪些好品格?為什麼?

    5.承上,你們這一組做到了那些好品格,有哪些尚未做到?


    3-4教學省思與感想

    雖然不是第一次參與課程統整,不過還是帶著興奮緊張的心情與這些在各領域表現傑出的新伙伴合作,完成這一系列的課程。因本身曾在中途學校服務四年,學到了一些輔導技巧,包含探索式輔導活動及品格教育的概念。這次可說是第一回對國中一般生作二者結合的運用。也因思考到單獨作教條式或太傳統的品格教育無法引起e世代學生的興趣,故將其融入較具趣味的探索式輔導課程中。本身也從事自然領域的教學,故於學習單也加進一兩題相關自然知識的題目。
    探索式輔導教學一方面可觀察學生的團體行為,也可能看出學生心理層面較不為人知的觀點,所以無論是師生討論及回饋單的內容都會有引導心裡談話的題目。從學生口頭或書面回答得到的一些重要訊息,則可提供給該班導師作參考。
    在課程進行中,有一些該注意或檢討的地方如下:
    一、探索式輔導活動易引起學生參與課程的興趣,但有些同學可能在
    過程中會失控,high過頭會影響活動的進行,尤其是活動結束後的師生討論,如果學生參與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則無法達到該課程的預期目標。
    改進方式及建議:
    1.教師除明確說明遊戲規則外,也把個人不當表現列入團體成績的考量,以避免因一些脫序現象影響活動之進行。
    2.活動進行完後,先讓學生靜下來數分鐘,心情沈澱後再進行師生討論。
    二、有時因學生欲罷不能,想要重複玩遊戲,造成時間的拖延。
    改進方式及建議:
    1. 確實掌握活動時間及流程,以免活動後的師生討論無法進行。
    三、每次活動完後的師生討論,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答案(收穫)出現,而可能對該班級的特性或該學生特質,某些觀念的引導或澄清比進行下一個討論題目更為重要,教師可視當時情況需要藉此加深或衍伸觀點的的討論。

    這次的課程是一個嶄新愉快的體驗,除見識到伙伴們精彩的教學
    內容、技巧外,課程中大部分學生活動的參與度與配合度都很高,填寫回饋單情形也尚稱良好,於此更要要求自己製作更高品質的教學內容與同事及學生分享。

    3-5參考資料

    ◎培基文教基金會─領導者必備的品格特質。

    (四)自然-海洋生態系課程

    4-1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遇見鐵達尼 
    教學年級 國中一年級 教學設計 李坤燕 
    教學節數 5節 教材來源 自編 
    單元目標 1.能認出海洋不同環境特色。 2.能結合動物界中海中生物外型及特色。 3.能說出常見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與食物鏈。 4.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表現出海洋生物的特徵。 5.能與同組合作,結合海生館戶外教學及之前自然知識創作趣味劇本。 6.能以手偶或其他生活資源呈現一段表演。 7.能重組並互相學習同儕海洋生態認知。 
    核心概念 本單元是由「海洋生物之特色」出發,結合海生館實際觀察體驗,而引導學生認識海洋生物與環境互動關係,組織學得自然知識,創作短劇,並利用表演課之手偶,或生活易得之資源發揮活動。 
    教學設計 理念 學生們藉由創作短劇,統合認知與實際觀察,更能加深學習印象,進而增強學生在海洋生態應有的認識與後續思考能力,並能擴展至對大自然其他生物及環境之尊重。 
    教學策略 1.講述法、師生互動式討論。 2.實作活動、小組討論、資料搜尋、個別練習、團體呈現。 
    教學準備 教師: 1.多種海洋生物及環境圖片。 2.優等海洋學習單分享及觀摩。 3.生活相關資源引導應用。 4.流程時間控制及事先簡短說明。 5.獎勵及分享回饋方式。 學生: 1.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 2.資訊融入尋找資料。 3.其他生活易得資源可供道具製作。 
    4-2教學活動流程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評量方式 
    一、重整海洋生物及環境特徵: 1.自然教師從自然課本提示多種海洋生物特徵與環境。 2.複習之前動物界多種生物及生存條件優勢。 3.提醒戶外教學實地觀察與先備知識多所連貫認知。 二、報告統整: 1.學生挑選一特定海洋環境作為分組(如河口區、淺海區及遠洋區)。 2.找出此生態系環境內常見之多種生物明星。(提示重點:於4-6附件) 三、短劇創作: 1.編寫創作海洋生態劇本(如食物鏈、生物互動…)。 2.進行海洋生物角色扮演及事先環境布置(可貼圖或彩繪黑板)。 3.台下觀眾進行「看誰來找碴」活動。 四、表演回饋: 1.教師引導找出短劇中不符生物特色、概念及指正缺誤處。 2.教師與學生討論短劇中影響海洋生物生存之各種原因。 3.互評及自評分享優缺點,以供下次改善。 4.教師做總結,並複習相關自然概念,以加深加廣海洋生態教育。 5.教師引導學生做生活上連結,延伸其他生態議題,引發關心及求知慾。 專心聆聽教師講解 1.認真搜尋資料 2.討論正確生態概念 認真練習、參與活動 1.更正錯誤觀念 2.認真參與活動討論並尊重他人意見 3.個人表現及團隊精神

    4-3教學回饋單

    自然與生活科技-「遇見鐵達尼」~回饋單
    __年__班__號 姓名_____ 組別: __

    一、請評分回饋各組優缺點,並提供良心的建議。
    組別 評分 優點 缺點 良心建議 補充 
    1河口組 
    2淺海組 
    3遠洋組

    二、請指出各組短劇內錯誤概念或生物表現並修正。
    組別 錯誤處1 錯誤處2 錯誤處3 補充 
    1河口組 錯: 錯: 錯: 
    正: 正: 正: 
    2淺海組 錯: 錯: 錯: 
    正: 正: 正: 
    3遠洋組 錯: 錯: 錯: 
    正: 正: 正:

    三、這次生態短劇中,我擔任什麼工作分配?遇到什麼困難?下次如何解決呢?
    工作分配 遭遇困難 下次改進方式 

    四、給自己及同組另一組員互相評分努力及配合度,並給對方分享及回饋。
    自己努力度評分 團體配合度評分 優缺點 建議 
    自己 
    另一組員

    五、在這次分組短劇中,針對自己或小組的表現,寫下心得感想(至少50字)。

    4-4教學省思與感想

    自然與生活科技-「遇見鐵達尼」~教師教學省思與感想
    國中分科教學常減少了許多非同領域教師的教學相長,經由此次創意教學的激盪:從戶外教學設計學習單,到社會與輔導伙伴的人文支援,藝術表演伙伴的活潑相挺,嘗試如此跨領域及融入體驗教學,與多位伙伴全力排除萬難的合作,實在令人有許多不同的刺激與成長,透過學生的教學規劃及模組設計,合作協同教學的挑戰,費心創作後的火花,對學生而言,戶外教學不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結合了許多課本上的知識,生活上的議題及息息相關的體認!學生的成長,及融會貫通的靈動,相信這群教育伙伴們也跟著這群有福的孩子一起看到了不同,且更寬廣的世界。
    在教學活動中,儘管事前已做好規劃、充份準備與討論,實行上仍有一些美中不足處,須要檢討再改進。茲列以下數點:
    1.戶外教學完整度尚顯不足:行前教育時間緊湊,對整體規劃而言,學生接收到資訊完整度不佳,而在戶外教學當時影響了原本良好的創意與規劃。
    改進方式:可事先向相關行政單位或承包廠商進行良性溝通,調整相關時間及活動流程,務使學生成為最大收益者。
       2.協同教學需努力調整:雖經過多次討論,但因課程時間及進度規劃仍有壓力,分科授課情況需事先多開討論會才能較順暢進行。
        改進方式:若情況許可,可集結相關研發教師形成一創新團隊,定期集會討論,腦力激盪,培養更多默契,及協調互相配合時間。
       3.學生對先備知識需再複習:為學生需多規劃複習時間,以再加深印象。
        改進方式:教師引導時可逐步修正,適時多導入舊觀念以結合並組織自然認知架構。

    自然理工加上了人文、輔導及藝術的薰陶,學生們有更新奇、活潑的課程,老師伙伴們也有了不同的視野,很大的挑戰跟成長,也在教學相長中,再一次看到更多衝擊下的美麗浪花。

    4-5參考資料

    ◎范雪凌(1990),海洋環境教育概念階層表之建構及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研究,國立中山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昆達、林信全等編著(1997),「豐富的海洋資源」,台北:台灣書局。
    ◎邵廣召(1998),「海洋生態學」,國立編譯館。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台北:胡氏出版社。

    4-6附件:生物明星追追追(重點提示)

    4-6-1他們是誰?是屬於哪一類動物?
    4-6-2在哪裡有他們的相關資料?
    4-6-3他們從哪裡來?原生地在哪裡?
    4-6-4他們住哪裡?他們的族群的棲地環境和分佈?
    4-6-5他們原來有哪些鄰居?
    4-6-6他們吃什麼?什麼東西又會吃他們?
    4-6-7他們都在做些什麼事?生態地位?
    4-6-8他們跟我們有何關係?此類動物與人類的互動?
    4-6-9我們該關心他的哪些問題?

    (五)藝文-表演設計藝術

    5-1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偶」愛海洋 
    教學年級 國中一年級 教學設計 蔡佳靜 
    教學節數 10節 教材來源 自編 
    單元目標 1.能說出各種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與食物鏈。 2.能正確掌握手與手偶的比例,練習繪製手偶的設計圖。 3.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表現出海洋生物的特徵。。 4.瞭解手偶與戲台製作方式。 5.能以手偶呈現一段表演。 6.能培養並尊重不同的審美觀。 
    核心概念 本單元是由「海洋生物之生活」出發,引導學生認識海洋生物之生活環境,觀察生物的造型特徵製作成手偶,進行「食物鏈遊戲」及表演活動。 學生們藉由手偶的角色扮演,模擬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各種處境,更能感同身受海洋生物們所受到的威脅與困境,進而增強學生在海洋生態與保護上應有的認識與能力,並能擴展至對大自然其他生物及環境之尊重。 
    教學設計 理念 自然科學的許多現象是可以戲劇化的方式作扮演活動,學生可藉著擬人化的戲劇扮演來經歷、學習其現象、過程與內容。(張曉華,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 而偶戲的演出,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及增強教學效果,以實現多元的教育目標。因此,藉由手偶的表演,使學生較深層認知海洋生態,以達到海洋生態保育的種子目標。 另一方面,手偶的演出,是由學生的手(動作)及語言在控制它,並非本人直接呈現在舞台上,這樣間接的演出方式,可以給較內向、不擅在眾人面前演出的學生一個表現的機會,以實行多元的教學與評量。 
    教學策略 1.講述法、師生互動式討論。 2.實作活動、個別練習、團體呈現。 
    教學準備 教師: 1.各種海洋生物圖片。 2.各種造型手偶。 3. 8K圖畫紙。 4.手偶操縱說明圖。 5.戲台製作說明圖。 學生: 1.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 2.2B鉛筆、針、線、剪刀、白膠。 3.其他。(例如:亮片、緞帶、花布)。

    5-2教學活動流程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評量 方式 
    一、認識海洋生物造型特徵: (學生於課前已學習過相關的課程) 1.教師從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提示各種海洋生物特徵與環境。 2.教師解釋將課本中的海洋生物,簡化為卡通造型,並保留其特徵。 二、手偶製作: 1.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海洋生物進行製作。 2.學生繪製手偶的設計圖。 3.教師說明手與手偶的比例。 4.教師說明手偶配色與手偶材質的選擇。 5.手偶完成。 三、手偶練習: (一)基本操縱法: 教師示範手偶基本動作練習操,請學生練習。 (二)暖身活動: 1.活動參考: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手偶進行「鏡子遊戲」。 2.活動參考: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手偶進行「水的三態變化」。(較困難) 四、認識海洋生態: 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食物鏈遊戲」,瞭解海洋生態。 2.教師與學生討論在遊戲中影響海洋生物生存的各種原因。 3.教師引導學生須重視人為破壞因素,進而愛護我們的海洋。 五、戲台製作: 1.教師說明各種戲台製作方式與所需材料。 2.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出手偶的表演方式(說笑話、對口相聲、說故事、故事劇演出…)。 3.各組選擇適合的戲台型式進行製作。 4.各組分工合作,完成戲台。 六、偶戲呈現: 1.教師引導各組學生準備適合演出的劇本。 2.教師引導各組學生進行排練。 3.正式呈現:各組上台演出。 4.教師鼓勵學生的表現,並與學生互相討論優缺點。 專心聆聽教師講解 1.認真繪製設計圖 2.手偶造型特徵與配色 認真練習、參與活動 認真參與活動與討論 1.能與他人分工合作 2.完成戲台製作 1.個人表現 2.團隊精神 3.參與討論並尊重他人意見 
    5-3教學回饋單

    藝術與人文-「偶」愛海洋~感想篇
    __年__班__號 姓名_____

    一、我們這一組表演的主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這一組表演前是否準備充足?(請勾選)
    □排練多次,準備很充足 
    □有排練,但還不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準備不足,沒有排練,原因:_________________
       
    二、這次的「偶」愛海洋單元活動中,我遇到什麼困難?(請勾選)
        □一切順利,沒有困難
        □製作手偶有困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製作戲台有困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分組表演有困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操縱手偶有困難,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覺得正式表演時,表現最好的是那一組?為什麼?他們的表演主題是?有那些優缺點?
       1.第___組,組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演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優缺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給他們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這次「偶」愛海洋單元活動中,針對自己或小組的表現,寫下心得感想?

    5-4教學省思與感想

    藝術與人文-「偶」愛海洋~教師教學省思與感想
    這次的教學活動,是首次與那麼多不同科系的老師合作教學,是一次很難得的經驗!由於平時都是單科教學,經過這次合作,才發現很多時候,所謂的專業知識,是可以互相流通運用的,合作後的效益也單科教學時來得深廣,最大受益的仍是學生們!生活在這多變多元的社會裡,可以開闊心靈,學習水平思考,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在教學活動中,儘管事前已做好充份準備與討論,實行上仍有一些美中不足處,須要檢討再改進。茲列以下數點:
    1.縫製手偶的難度:學生雖然在上學期已學習過各種縫紉方法,但部分已經忘記或不熟練,導致部分完成的手偶,看起來像是練習品,影響了原本良好的創意與構想。
    改進方式:可以與綜合活動老師配合,在學習過縫紉方法後,就進行這個單元,學生們也可以向綜合老師請益。表演老師可以在製作手偶前,再示範各種縫紉方法,並請學生們練習後再縫手偶。
       2.來不及製作戲台:經過討論,來不及製作戲台的原因是,縫製手偶的時間拖太久,有的學生兩節課就縫好,有的四節課還縫不好,互相配合的結果,導致後面製作戲台的時間被壓縮了。最後決定,乾脆不作戲台,改用布幕因應。
        改進方式:如果一開始就先分組,讓先縫好手偶的同學,可以先做戲台,分工合作,效果會比較好。原本教師認為,不要先分組,讓個人先縫製手偶會比較專心,才不會互相影響,等到手偶完成後再分組,卻忘了考慮大家的程度不一,先分組反而可以分工合作。
       3.準備時間仍不足:雖然本單元教學時間,使用了12節課,學生們仍普遍反應,準備時間不夠。主要都是排練時的種種因素,使得排練不順利而影響正式演出。
        改進方式:分組時,每組最多6~8個人,儘量避免一大堆人一組,越多人排練,時間相對加長,人多意見多,容易想法分歧,嚴重時影響排練。
        而來不及製作戲台,排練時也少了臨場感,正式演出時,面對布幕,反而不熟悉而緊張,所以平時練習時,就要在布幕排演看看。
       4.手偶操縱不佳:部分學生,對於手偶的操縱感到十分困難,主要是練習方式不對,練習時間也不夠,以及手偶製作不良,難以控制。
      改進方式:因為學校沒有大鏡子,所以學生必須回家,拿著手偶對著鏡子練習,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那裡。如果手偶完成後,太小或破損,可以向其他同學借適合的手偶來練習,不一定非得用自己的手偶表演。

    每次完成一個表演活動單元,就更瞭解學生們的個性與特色,相對的班級經營能力也會提昇一點,對於教師教學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醒與成長空間,這對於一個新進不久的教師,是很重要的磨練,以及必須的學習,這也是我愛上表演課的主要原因。
    與不同的老師們合作,可以看見他們良好的班級經營方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彼此串連後,學生們所得到的知識與回饋,不僅加廣了我對海洋的知識認知,相信學生們也會記憶猶新!整體來說,這是一次愉快的教學經驗,我也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很棒!

    5-5參考資料

    ◎張曉華(2003年2月)。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王添強、麥美玉(2002年1月)。戲偶在樂園:幼兒戲偶教學工具書。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三、創新教學成效

    (一) 理則性思考:教師於設計海生館戶外教學之新學習單時,加入簡答及開放性問答題型,不同於以往選擇題型,以保留舊式便利性並可預留學生發揮空間,以增廣加深並歸納新的學習概念。
    (二) 知識力:透過海生館戶外教學之行前教育,及現行自然相關課程,使學生理解並應用相關概念。
    (三) 資訊力:學生能利用海生館之網路資料庫,進行戶外教學學習單之課後知識統整,做自我學習課程,有助於學生體驗海洋生物及環境後之更完整及正確之生態架構。
    (四) 連想性思考:配合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活動之課程,促使學習材料生活化,學生能擴展並應用生態概念於課程及生活中。
    (五) 問題發現與解決力:學生於小組報告及表演活動中,由同儕提問,發現問題並嘗試共同討論尋求問題之解決。
    (六) 創作表達力:學生以有限材料,創作出具創意、實用之生態角色扮演以切合課程。
    (七) 情意表現力:由現行社會公民關懷及尊重生命課程出發,配合探索教育,採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能有效提昇小組合作力與尊重他人之學習態度,並經教師歸納及自評互評流程,分別優缺點及改進之道,以進行客觀性評估及統整課程。

    四、結論及未來展望

    透過此方案實施海洋生態教育:以海生館戶外教學為體驗起始,加以海生館海洋相關E化資料庫進行資訊融入,輔以現行自然及社會領域課程中,以尊重生命為主體的探索式輔導教學及品格教育為基礎,經由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各領域合作及協同教學做一加深加廣課程模式,透過學生小組互動及展演,增進國中學生對海洋自然生態及連結日常生活認知,進而奠定生態關懷及保護的基礎,以達到海洋生態保育的目標。

    未來,期許學生從此培養對大自然其他生物及環境之尊重,為相關海洋生態教學於國中領域課程中統整之開端與前鑑,亦奠定其他生態系教育活動及課程發展設計模式,以延伸運用其相對概念並深入瞭解,進而達到體驗及生活化,並具生物多樣性及對環境永續發展之全面生態概念。

    附件一、
    高雄市立 和平國中 94學年第一學期 ㄧ年級戶外教學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參訪部份
    珊瑚王國館-海之熱帶雨林
    珊瑚礁預覽區: 
    1.珊瑚是屬於哪種動物?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任兩種你看到的珊瑚名稱: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3.你知道「珊瑚產卵」是每年的什麼時侯?_________________
    4.請例舉出兩項影響珊瑚生存的天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寫下三種在居住在珊瑚礁的生物A__________ B _________C ___________ 
    沉船探險
    1.請注意附著於沈船上的各類珊瑚是哪些珊瑚?
    2.想一想人造魚礁對海洋生物有何功能?

    海底隧道
    1.你觀察到哪一些生物悠游其中呢? (以館中觀察到的為主並說明生物習性、功能、特徵)

    2.想一想這些生物的體型看起來有何不同?

    台灣水域館---小水滴的旅行
    高山溪流
    1. 請詳述高山溪流及兩旁的環境特徵?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山溪流中珍貴的國寶魚是____________住在哪一條溪?_________________
    -河流中游及河邊溪緣
    1.請詳述河流中游河邊的環境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住在溪流水面下的生物?(並說明生物習性、功能、特徵)__________
    3.住在溪流岸邊的生物有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庫
    1. 請詳述水庫的環境特徵? (並說明生物習性、功能、特徵)__________ 
    2. 住在水庫的生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牡蠣養殖
    1. 牡蠣養殖是台灣西海岸最傳統的淺海養殖漁業,有哪些生物居住這些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岩岸潮間帶
    1.從海水漲潮時所達的最高線,到退潮時所及的最低線,兩線間的區域稱之為潮間帶,請詳述潮間帶的環境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列舉台灣紅樹林植物為A B 
    3.彈塗魚為何能在水中及陸上呼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哪裡可辦別招潮蟹的性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觸摸池
    1. 請描述這些生物摸起來的感覺是(並說明生物習性、功能、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洋池
    1. 大洋是指離岸較遠,特別是水深兩百公尺以上的海域,請寫下居住在大洋中的魚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母身體透明柔軟,游動時靠傘周緣膜的收縮向前挺進,停止時可懸浮水層中隨波逐流,是水中大型的浮游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寫出你所看到的水母種類? 
    1、哪一種魚是一妻一夫,且雄魚是寄生在雌魚身上,專靠雌魚來供養
    ( 鯊魚 躄魚 小丑魚 五彩鰻)
    2、海葵以觸手捕捉 為食。( 小魚 珊瑚 植物)
    3、珊瑚的殺手是 。(飛白楓海星 棘冠海星 擬淺盤小海星)
    4、河口區常見的底棲性動物有哪三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招潮蟹的主要棲息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們通常把珊瑚分為哪三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紅樹林怎麼不是紅色的?為什麼叫作紅樹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在產卵期間分辨魚的性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國寶魚「台灣鱒」正式的名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什麼是潮間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抹香鯨的哪種能力,是地球上所有動物中最厲害的?__________________ 
    12、除了河豚外,還有哪些常見的有毒魚類?寫出三種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請寫出此次參觀海洋各種生物及環境後,心得及感想(至少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