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愛海 > 高雄旅人海洋 > 我們的家園
  • 回上一頁

我們的家園

我們的愛河

  • 點閱:3127
  • 推到 : FacebookTwitterplurk
    •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海洋教育網
    • 日期:2016/08/31
    我們的愛河
    資料來源:鹽埕國中
    ‧全長十二公里,源於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田野,自東北而西南,匯入高雄港
    ‧在台灣的諸多河川中並不顯眼,內政部營建署在防洪整治計劃中將愛河列為防洪排水溝,以洩洪為主要的功能 ‧然而在市民的眼裡愛河是高雄文明的起源,先民賴以維生的命脈,也是高雄走向海洋的起點

     

    愛河的身世
    ‧愛河從淺海變為窪地、沼澤, 河道慢慢浮現。形成之初河道 縱橫交錯,埤塘密布。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海圖上已出現愛河河道,但未有名稱。  
    ‧清朝時期,先民以「港」稱呼愛河的河段。愛河從上游到下游的港名依序是船仔頭港、田尾港、龍水港  鹽埕港。

     

    1.船仔頭港大約在今文藻語專到明誠橋一帶。
    2.田尾港大約在今明誠橋附近到三民一號公園的博愛橋之間。  
    3.龍水港大約在今治平橋到建國橋之間。  
    4.鹽埕港則是建國橋以南的河域。
    ‧日據初期,愛河仍未有統一的名稱。1920年打狗(高雄舊名)更名為高雄,1924年升格為高雄市,之後,稱  愛河為「高雄川」。
    ‧當時因修築高雄港,而疏濬愛河成寬73至128公尺,深3.6公尺的航道,作為工業運輸之用,因此,又稱  「高雄運河」。  
    ‧鐵道部在今建國橋北側的鐵路鐵橋邊立有「高雄川」的鐵牌。1995年市政府拆除該鐵橋,「高雄川」鐵  牌隨之消失。
    ‧光復後,愛河成為情侶談情說愛的地方,市民陸續在下游河岸經營划船所,出租小舟供情侶泛舟談心。
    ‧1948年,市民陳江潘在現今中正橋附近經營划船所,由詩人呂筆命名為「愛河遊船所」,生意興隆。   情侶盪舟談情雖然美好,但當愛情發生波折時,「情定之所」也成了「殉情之處」。  
    ‧1949年6月,颱風過後,又發生愛河殉情事件,新生報北部版記者初抵高雄就任,現場採訪後,誤以為   河畔招牌的「愛河」兩字為此河的名稱,於是以「愛河殉情」為報導標題,「愛河」一詞成為媒體共用  的名稱,逐漸引起市民的共鳴,愛河之名不脛而走。
    ‧民間自此改稱「愛河」,不再稱高雄川。 
    ‧1968年楊金虎主政之時,有市民向市議會建議,取「萬壽無疆,仁民愛物」的意涵,將壽山更名為    「萬壽山」,愛河更名為「仁愛河」,以向蔣介石總統及夫人祝壽。
    ‧經議會決議通過,市政府報請省政府轉內政部同意後,於1970年10月31日公告實施,令山河蒙上政治的  色彩。  
    ‧1991年市議員陳光復有感於山河名稱含有政治意涵並不妥當,提案恢復山河的舊稱,市議員張益郎、   李復興亦提相同的臨時動議,經議會決議通過,市政府函請內政部同意備查後,公告於1992年元旦起,  恢復「愛河」名稱。
    ‧愛河名稱自清朝、日據、光復後各有不同的名稱,每個名稱背後均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清朝時期先民以「港」名之,表示當時的愛河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交通動脈,船渡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日據時期稱為「高雄運河」,顯示愛河擔負起工業運輸的功能。  
    ‧光復初期稱「愛河」,透露先民的浪漫情懷,物質生活雖差,但精神的浪漫卻不能沒有的,「仁愛河」  的名稱則顯示政治的色彩。

     

    愛河名稱大事紀
    十七世紀 荷蘭海圖上出現愛河河道, 未有名稱
    清朝時期 和人以"港"稱呼愛河和段, 從上游到下由依序是船仔頭港, 田尾港, 龍水港, 鹽埕港
    1920年 打狗更名為"高雄街", 日據政府正式以"高雄川"名之, 又名"高雄運河"
    1948年 市民陳江潘在中正橋畔設"愛河遊船所"
    1949年 情侶殉情高雄川,記者誤以"愛河"為河名報導, 引起市民共鳴. 民間改稱"愛河"
    1970年 為向政治人物祝壽, 愛河更名為"仁愛河"
    1991年 議會體察民意, 恢復"愛河"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