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親海 > 導遊的海洋 > 旅遊
  • 回上一頁

旅遊

拯救珊瑚的海龍──羅力

  • 點閱:4628
  • 推到 : FacebookTwitterplurk
    •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海洋教育網
    • 日期:2016/08/30

    慢游珊瑚礁*和海做朋友

    1. 海龍故事:海洋教育就是生活教育

    A、故事的開始:
    自1997年開始,在一次南太平洋潛水旅遊的過程當中,初次體會到海底美麗的景觀與海洋生物的奧妙。回到台灣,前往我們自己的潛水天堂--綠島,這裡的海特別乾淨、熱帶魚也多得令人目不暇給,而壯觀的珊瑚群更讓身為台灣人的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然而當我取得潛水師執照,越深入探索海底的奧秘,遇到的卻是越多的不安與疑惑。台灣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漠視是長久以來的慣性,雖然從2000年的「海洋立國」到2008年的「海洋興國」有些許的進步,但是對待海洋生態環境的維護,在行政效率上卻依然牛步。反觀馬來西亞政府為了「西巴單」海島上長年觀光的永續經營,在2005年初關閉了該島,讓島上及海中的自然生態復育,其目的就是為了再次提升該島觀光的價值而努力。這一點,促成我投入海洋紀錄片拍攝的主要動力。 
    1980年代綠島的海洋曾經是生態的天堂, 當海洋生態學者一再透過媒體敲響環保警鐘時,我也在這兩年的潛水活動中,親身體驗到海洋景觀的變化:第一:是南寮港外側海流改變,海底細沙捲起不但使能見度降低,也讓微孔珊瑚面臨死亡威脅;第二:是綠島周邊的魚群減少了許多,再也看不到魚群環繞覓食的景象;第三:浮潛區海底的硨磲貝,大多為空殼,已鮮有生物;第四:潛水區域的海底多了許多廢棄的魚網纏繞在珊瑚表面;第五:在滾水鼻和龜彎的沈船,由於海水營力和分解作用,鐵屑破壞珊瑚生態的情形日益嚴重。

    B、紀錄片的拍攝:
    2004年為了深入了解綠島,在六月到十二月的這半年中,我密集地待在綠島觀察,每個月至少會住在綠島觀察兩個星期。透過與當地居民的互動,我深刻體認到「海洋觀光」在綠島人心底複雜的情緒糾葛。因為自從政府開放週休二日以來,綠島儼然成為台灣觀光重地,島上的休閒活動儘管為綠島帶來觀光,卻也造成環境的破壞;消失的魚群、哭泣的珊瑚,究竟是什麼原因扼殺了它們的生路?我歸納成三部份:人為破壞、觀光產業的引入、以及無所是從的政府法令。

    C、奮鬥的開始:
    就在2005年的七月和荒野保護協會取得聯繫,認為台灣的海洋需要關心與照顧,因此開始了一連串與政府組織協調聯繫的動作。

    1. 2005年9月30日,正式向荒野保護協會提案影片內容與希望合作 達成的目標:a、清除海洋廢棄物【沈船】。b、以這部影片製做成 教材,可以讓小朋友從中學習海洋環境永續經營的重要。 
       
    2. 2006年05月04日正式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公開發佈紀錄片內容,引起立法院永續委員會的注意,且將追蹤政府執行進度。 
       
    3. 2006年05月23日,招開立法委員與跨部會政府官員的協調會議, 發現官員在法源不足及權責不清的情形下,無法有效執行清除工作。 
       
    4. 2006年06月13日,正式向交通部長提報,除影片欣賞外,還有鄭明修教授對阿瑪斯號的研究報告,郭前部長瑤琪正式對所屬提出先清除綠島龜彎沈船為範例研究的做法,將成效納入年度預算當中追蹤執行。 
       
    5. 2006年09月13日綠島打撈協調會,並於2006年12月31日政府正式撥款650萬台幣開始打撈,這是令人興奮的第一步。畢竟這是民間組織與政府單位合作的成果,也讓台灣在環境保育的執行過程中形成案例,更可以在一段時間後,經過調查研究製作資料庫(海底生態恢復情形與管理規定的修正)。

    紀錄片的意義在於告知大家一個現況與可以改變的未來,就如同夏威夷國家海洋保護區的劃定,就是因為布希總統在欣賞紀錄片後,指示規劃的成果。如今這只紀錄片除了擔任小學海洋教育的素材外,更可以由此窺知台灣的『海洋觀光』需要政府有效的規劃與重整,方可運用環境的永續經營創造更高的利潤。

    D、紀錄片的產出:
    2007年3月,我將自費拍攝的紀錄影片加入家人創作的音樂,正式在分享時播放,讓聆聽者更能感受到海洋需要我們大家無私的奉獻與愛護。

    E、持續努力的成效:

    1. 2006年7月開始,我就以這部影片為引言,並且將海洋生態影片製作幻燈片與邀約單位分享我的海洋經驗,期待以我的熱情帶動大家對海洋生態環境觀念的改變(從恐懼到親近),初期效益如(附件一)。
    2. 2007年12月經由海洋大學海資所所長邱文彥教授的指導,以『綠島新視界』紀錄片分享的完整內容結合海洋科學館陳麗淑博士潮間帶生態觀察的經驗,獲得當年度【福特環保獎】的資助,製作了海洋輔助教材手冊版,2009年7月我與內人獨自出資,重新完成「“慢”游珊瑚礁」海洋輔助教材精裝版的製作,獲得扶輪社部分資金的補助,將輔助教材印製1000份,在各個學校或團體邀約分享中贈送五本教材,自2008年3月開始至2009年12月11日為止,已經完成160場次的分享活動,致力推廣海洋分享的職志,對我們四口之家而言確實是一個挑戰,家庭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下,我們期待還有努力的空間。

    F、 我們需要努力的原因(台灣海洋污染防治與海洋教育推廣現況):

    1. 台灣海洋污染防治權責單位:依據海洋污染防治法第四條之規定,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環保署,三浬內為地方政府。由於長時間地方政府缺乏海洋管理人才,因此垃圾清除僅限於岸際,海底部份都擱置沒有能力處理。

    而具有打撈大型海底廢棄物的單位為【交通部航政司】,依法僅處理有妨礙航行安全之廢棄物。關於珊瑚礁區域的污染,則不在管轄範圍之內。

    1. 海洋教育的推廣:依據2007年政府公布之教育白皮書執行;隔年,教育部研擬融入式教法的整體規劃;但是,中、小學教師長期缺乏海洋相關知識與技能,然而民國99年海洋教材即將上線執行。

     

    G、我們目前的做法與展望: 
    依據: 
    2007年1月25日教育部主辦海洋教育高峰會之報告中指出,當前台灣海洋教育的問題以國民缺乏海洋素養、缺乏海洋體驗場所及活動不足的情形最為嚴重。 
    【分項執行】

    方式

    執行內容

    說明

    照片

    1

    輔助教材的 
    推廣運用

    福特環保獎所製作手冊一千份,已於分享時贈送完畢(10本/場),效果良好。 
    如今新版海洋輔助教材「精裝本」已經製作發行,在每次分享發送的過程中告知教材得來不易期待大家珍惜使用。

    輔助教材的

    2

     

    分享演講經驗分享

    由分享經驗得知,透過規劃的【教師研習】、【親海活動帶領】、【學生演講】等活動,都能讓我們達到認識海洋、親近海洋、熱愛海洋的期盼,進而開始散播種子就是我們的願景(活動安排如:附件一)。

    分享演講經驗分享

    3

    培訓 
    海洋種子推廣講師

    海洋文化與環境觀念的推廣不是個人的專利,而是期待人民共同參與的生活態度。所以,有所規範的海洋旅遊、海洋環境生活教育及正確對待海洋的觀念,就必須從生活中去學習,在就必須平常努力去實踐的一種想法。 
    因此我們期待藉由大眾對海洋的熱情,點燃國人對海洋的尊重與愛護。

    培訓

     

    導演簡介拯救珊瑚的海龍:拯救珊瑚的海龍──羅力(9509之03)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遊俠列傳系列之24

      每年三、四月,台灣海域最大的盛事,就是珊瑚產卵。正當各種媒體忙著獵取產卵奇景,民眾驚豔探奇的同時,荒野保護協會卻邀集專家學者與立委,召開記者會、行政立法協調會,並拜會政府主管機關,用行動拯救不斷被沉船及人工漁礁破壞的珊瑚。促使荒野從陸上保育跨足海洋生態的幕後推手,就是從事紀錄片的工作者羅力伙伴,他的自然名是『海龍』。 
    海龍形狀非常像海馬(把海馬拉直就是海龍的模樣),生長於潔淨的海域中,雖然體型小,卻是水質監測的很好指標。羅力希望自己像海龍一樣,能為確保海洋的健康盡一點心力。很難想像,這十年來,大部分休閒時間都在海底度過的羅力,卻是陸軍官校正期班畢業,民國八十六年職業軍人退伍之後,就開始到電視媒體擔任攝影記者,這些年成立了工作室,自己拍紀錄片。

    撿拾沉船碎片的老船長  
    因為潛水的興趣,他經常到綠島,每次載他出海的一位老船長,在他下海優游於海底時,也會跟著下去,當他忙著觀賞漂亮景觀與攝影時,老船長卻以一個人的力量,撿拾海底的垃圾及沉船破裂的碎片。這些鐵片在颱風帶起的強浪波濤下,就像銳利的刮刀,一次又一次地把珊瑚斬斷,形成枯寂的海底墳場。這五年來,羅力就紀錄著老船長以個人力量,默默為海洋保育所付出的行動。因為羅力的太太是荒野的自然解說志工,他就想到是否可以藉由組織的力量,為台灣的海洋保育做點事情。

    家用DV就能守護環境 
    當羅力提出計畫時,荒野剛好成立十周年,這十年來荒野所努力保護的環境,都只限於陸地上。因此,荒野的常務理事會也就海洋保護的議題,進行幾次專案討論,最後決議荒野要跨足海洋生態,因為海洋也是荒野棲地的一部分。其實這些年來荒野在與海洋密切相關的海岸與河口濕地議題,已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如今將由副理事長擔任海洋專案的召集人,展開全面的守護行動。這一年多,除了號召了兩批『海王子推廣講師』的志工之外,羅力也貢獻他的專長,舉辦了『與影音攝影對話』的攝影志工培訓,希望大家能拿著家用DV,就可以為自己周邊的環境作紀錄。同時,現在羅力也帶領廿位荒野志工,進行『海洋觀察員潛水培訓課程』,這些志工將協助荒野進行台灣海洋的調查與記錄。羅力說:「以前我想到海,都是唉聲嘆氣,現在經由荒野,我卻不斷看到希望。」這些年來,我有很深刻的感觸: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培養出什麼素質的人。台灣是個島,但是台灣的子民卻看不到海,沒有機會感覺到海,體會到海洋的存在。

    台灣在解除戒嚴之前,海岸是禁區,嚴禁人民接近;解除戒嚴之後,海岸沒有受到重視,短短不到廿年,台灣海岸就在我們忽視中被摧殘殆盡,不是工業區,是堤防與消波塊。

    生長在島上卻接近不了海,這不是作家編寫出來的荒謬劇,而是兩千三百萬同胞真實的遭遇。當我們失去了台灣所有的海岸線,我們怎能說台灣是個海洋民族呢?雖然這些年政府也標舉海洋文化,但是我只見產官學所汲汲努力的,社會各界以促進地方產業之名,只塑造出過度的『海鮮文化』!當年祖先渡海來台的探索精神哪裡去了? 
    文字方塊:   英國詩人梅士菲爾德有一首詩: 
    我必須再回到海上,因為奔潮的呼喚; 
    是一個野性的呼喚,明朗的呼喚,不能違叛; 
    我只要一個大風天,白雲飛揚, 
    只有破碎的浪花,噴灑的淚珠, 
    以及海鷗的啼唱! 
    是啊,身在海島的你我,是否聽得到海的呼喚?

     

     

    二、台灣的東部、西部、南部、北部、離島等各地,有許多岩礁、珊瑚礁、沙地、礫石等豐富的海岸地形,而這些海岸邊緣的潮間帶,會隨著潮汐的節奏,時而露出水面,時而被海水淹蓋,住在這裡的生物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水位、氣溫、鹽度、波浪、食物、日曬、敵害…….等等的劇烈變化,所以棲息在這的動物就必須具有獨特的適應能力,如此才能在潮來潮往的陸地與海洋之間生存。

    三、照片

     

    1. 潮間帶觀察--潮間帶是人們最容易親近海洋的區域,讓我們帶著相機、紙筆,來觀察記錄這裡擁有超強本事的生物。
      潮間帶觀察
       
    2. 玉黍螺--堅硬的外殼可承受波浪的衝擊與天敵的捕食,口蓋在退潮時具有保持水分的功能。常吸附在岩礁上,也會躲進岩石縫中。
      玉黍螺
       
    3. 石?--又稱鐵甲,身體扁平,具有八片骨板的軟體動物,海藻是主要食物,發達的附足會強力緊吸在岩石表面,以防被海浪打落,活動的骨板殼體便於躲入石縫中。
      石?
       
    4. 藤壺--很像小火山狀的外骨骼可以抵抗海浪的衝擊,和蝦蟹一樣會蛻殼長大,漲潮時伸出羽狀的附肢像網子一樣捕捉浮游生物,退潮時,會將殼口關閉,以減少水分的散失。
      藤壺
       
    5. 牡蠣--有兩片殼,其中一片殼會固著在堅硬的礁石上而使身體無法任意移動,但會以閉殼肌及韌帶的拮抗作用來控制殼的開閉,所以在漲潮時會打開一邊的殼讓海水流入以便濾食,而退潮時會緊閉雙殼,防止水分流失及捕食著的攻擊。
      牡蠣
       
    6. 招潮蟹--挖洞居住在河口及海岸潮間帶泥質地,雄蟹雙螯有一大一小不對稱的特徵,大螯具有揮舞求偶及保衛打鬥的功能,小螯則挖泥進食,當濾過後不能吃的沙泥,再由口器吐出一顆顆丸狀的擬糞。 
      招潮蟹
       
    7. 寶螺--白天藏身在礁石底部或洞穴中,晚上才出來覓食藻類或海綿,具外套膜包覆整個殼體,並分泌結晶狀碳酸鈣,使外殼形成美麗的圖案並且光亮平滑,藉以減少海水衝擊的力量。
      寶螺
       
    8. 綠藻-- 藻類形態變化萬千,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布在日光可及的海域,是潮間帶最主要的生產者,許多海洋小生物會躲在藻叢中以求安全。
      綠藻
       
    9. 浮潛觀察--在適合的海邊,穿著防滑鞋,戴上面鏡呼吸管,小心慢步的進入水中,漂浮在海面上就可觀察到自然的海洋生態,記得和小動物問好後要將他們放回原來的位置。 
      浮潛觀察
       
    10. 水肺潛水--空氣瓶、防寒衣、浮力控制背心、調節器組、防滑鞋、蛙鞋、可以讓我們進入到內太空,如果學習到正確的浮力技巧,就可以帶著攝影器材記錄珍貴的美景。
      水肺潛水
       
    11. 綠蠵龜--主食為海草等海中植物,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葉綠素,一生中大多時間在海中生活,但必須回到沙灘上產卵,成熟的海龜可由尾巴辨別雌雄,公海龜尾巴長約背甲的一半,母海龜則不會超過背甲後緣,他門是瀕臨絕種的動物。
      綠蠵龜
       
    12. 氣泡珊瑚--生長在受風浪影響較小的環境或水域平緩的底質上,群體表面佈滿像葡萄的米灰色泡囊會在白天蓋住隔片,晚上群體會伸展觸手覓食。 
      氣泡珊瑚
       
    13. 紅扇珊瑚--通常生長在有強力海流的礁石峭壁上,顏色非常鮮艷,主幹的節呈球形,節再長出分枝,珊瑚蟲則分布在分枝上並以短小的觸手捕食維生。 
      紅扇珊瑚
       
    14. 海百合--屬於棘皮動物,由圓形基座邊緣長出許多細長的腕足,再分岔出許多具有纖毛的小羽枝,因為須濾食動物,所以棲息在水流較強,浮游生物較多的地方。
      海百合
       
    15. 圓管星珊瑚--似向日葵般有著美麗燦爛的金黃色體,是不具共生藻的軟珊瑚,群體呈表覆形或短樹枝狀,觸手多,喜生長在礁石岩壁上。
      圓管星珊瑚
       
    16. 浪人魚參--經常生活在1~100公尺的海域,幼小的魚群常出現在河口地區,被捕獲的時候會發出「呱呱」的叫聲,最大可以長到160公分,主要是在夜間覓食,可是標準的肉食性動物。 
      浪人魚參
       
    17. 海岸環境--在美麗的山巒海岸邊,出現不太協調的消波塊,這可是漁村維護安全的防波堤,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自然與人文相互融合的生活態度,不是無盡的利用與開發,讓後代子孫持續傳承共存共榮的海洋文化。
      海岸環境

       
    18. 海岸遊憩管理--正在享受海風吹拂與日光浴的旅客身旁,突然出現龐然大物的推土車,這兩樣不能聯想在一起的景象,每天都在我們花蓮七星潭的海邊上演,或許應該讓休閒的歸休閒,工程的歸工程,彼此相互的尊重才是管理的藝術。 
      海岸遊憩管理
       
    19. 觀賞生態 V.S. 觀光美食--永續發展的海洋觀光是親近海洋、和魚同樂,而老饕們的盤中飧就是我們觀察重要對象,如何取得平衡與協調,就要靠政府的魄力還有餐廳與觀光客的自覺。
      觀賞生態 V.S. 觀光美食
       
    20. 無奈--滿佈漂流木的畫面,最近常出現在東北角的海岸邊,雖說颶風豪雨造成傷害, 但人們必須抿心自問「不當的侵入山野溪谷與過度開發的行為」是否會讓大自然接受,然而從漁民沈重的腳步中,我們看到的是「無奈」。
      無奈

     

    研究指出,微孔珊瑚一年只能長一公分,成長速率緩慢,而且環境一旦惡化就十分容易死亡。有學者就預言,現在若再不加緊腳步進行保育,在十年內,台灣的珊瑚將永遠消逝。

    依據鄉公所的資料顯示,每年將近有四十萬人次到綠島觀光。